也談“科學化是否是風景園林的出路”

2007-08-13 08:00:00         來源:http://www.fjms.net     瀏覽次數(shù):

    這幾年我們關注過“園林”、“風景園林”、“景觀”、“景觀園林”……等等關于行業(yè)正名的討論,最終是哪一個詞匯概括和傳達這個行業(yè)信息,變得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我們的眼球更多地轉移到,“其”具體實施體,轉移到“其”實施引發(fā)的一系列具體問題中?!捌洹弊鳛橐粋€行業(yè)已風然成長起來。 

  行業(yè)的成長、建立、成熟,需要依托各種技術手段,而技術的依托更多的是科學。一處景象的呈現(xiàn),在最初籌劃時,會依托人(設計師)的主觀意念作各種假設、遐想,使其由抽象到具象、由主觀意象到客觀形象,這樣的雛形完成過程又是藝術的加工過程,是其藝術性的突出表現(xiàn)。之后完成的作品會經(jīng)閱千萬人帶著主觀意念去評判、欣賞,進行個性的藝術加工。 

  這好比雕塑。在我們提到“雕塑”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它是一門藝術。這是就其前期創(chuàng)作過程及后期欣賞中藝術性凸現(xiàn),給我們造成的影象。如果我們具體到“雕塑品”形成實體的過程,技術的因素在這其中又要扮演著一定的角色,比如鍛造。 

  風景園林從宏觀概念上去解讀,也算一件藝術品,但如果結合了功能性要求,從個體的、人的使用層面上解讀,其宏觀的藝術性更多的會被其承載的功能特性掩蓋,而功能性的建立是需要依托科學的理論、技術手段的。 

  始終以為藝術是用來享受和欣賞的,科學是藝術的載體,是構成物體藝術性必然的依托。 

  現(xiàn)在來看看當前我們行業(yè)在建立、成長中出現(xiàn)的雜音集中在什么地方?最簡單的例子,行業(yè)教育的爭議,以及畢業(yè)生能力與行業(yè)期望值間的矛盾。 

  我們的教育科目設立一直在尋求特色、尋求與社會需求接軌,特色是什么?是基于行業(yè)特點的,風景園林的特點集中在哪里?鮮活的植物題材以及涉獵廣泛的行業(yè)交叉。這些東西從教育角度的理論教授看,需要更長的教育周期(比如改4年為5年或者更長一些),需要更為嚴謹?shù)纳?、土壤、植物、建筑、水文、氣候、地質(zhì)、人文……的把握和積累。為什么是這些而不是色彩、構成、藝術表達和傳達?色彩、構成、藝術傳達和表達,屬于藝術層面的基礎教育,而我們的基礎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能夠滿足社會需求。 

  如果說我們的專業(yè)教育停留在培養(yǎng)“工具人才”的高度,其存亡問題也就該提到日程了。風景園林是一個蓬勃的朝氣行業(yè),社會需求怎樣的人來支持和推動這個行業(yè)健康向上的發(fā)展呢?能夠把握和解決現(xiàn)場問題的綜合類人,這些人應該是能“文”能“武”的,“文”能通曉客觀實體承載的藝術性及文化性,“武”能給這些藝術性、文化性建制一個恰當?shù)目陀^載體。這個“恰當”載體的建立則是權衡各方科學性的評判及依托于科學技術的。而我們的素質(zhì)教育、我們的基礎教育、我們的行業(yè)教育給我們社會提供的卻是半成品,甚至不合格產(chǎn)品。什么原因?這些準人才缺乏科學的融會和貫通,或者講缺乏科學的概念。他們的成長路途太狹隘與平坦。他們受困與社會約束、受困與教育體制、受困與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 

  我們的后續(xù)力量狀況是這樣的,我們的行業(yè)又怎么能不是存在這樣的問題呢?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科學的管理理念、先進的材料、先進的技術…… 

  我們有深厚的文化藝術積淀,我們也在呼喚關注我們的人文、地域特色,同時我們也在說學習外界先進的也就是科學的理念,這一切呼喚傳遞的無非是“科學”,“科學性”的建設我們的行業(yè),科學化是我們風景園林的出路。

  我們需要科學化的理論、數(shù)據(jù)、頭腦來給我們行業(yè)的迅速擴張減速,需要它來更理性的看待和引導我們行業(yè)的發(fā)展,更需要科學化來指導和推進我們行業(yè)的發(fā)展。 

編輯:admin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nèi)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