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管理
據(jù)以往經(jīng)驗,某些單位引種常夏石竹曾出現(xiàn)更新周期短,達不到四季常綠,夏季枯萎嚴重甚至在梅雨季節(jié)死亡現(xiàn)象,究其原因是不了解氣特性所至.因此在栽培管理中要遵照以下措施.
1.地塊選擇
常夏石竹對土地要求不嚴格,但起碼要選擇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中性地塊,最好是沙質(zhì)壤土或有坡度的地段.對于建筑工程完工后的空地要深翻40公分以上,撿出碎石.磚.水泥等雜物,再摻入50%優(yōu)質(zhì)壤土,同時按每平米加10公斤腐熟的有機肥,然后整細整平.
2.栽植時間及方法
除冬季封地和梅雨高溫季節(jié)外,其余時間均可種植.最佳時間在立秋以后和春季開凍后,在預先備好的地塊上,按20cm*30cm的間距開穴,一般小墩(6cm以下)不需分劈, 大苗(10cm以上)每墩可分4-6小墩劈開,所分之小墩必須帶有毛細根,否則不易成活. 栽植深度較原苗深1-2cm左右,栽后壓實,灌一次定根水.這一次水一定要澆透,市根細雨土壤充分結合,這是成活的關鍵.栽植密度要求不嚴,可依據(jù)不同的成坪時間要求靈活調(diào)整栽植密度.照前述密度栽植兩個月即可成坪.
3.水肥
常夏石竹即抗旱又耐脊薄,但為了讓其成長快速,旺盛,花大,花朵且艷亦應分歧澆水追肥,特別是成坪后的幾年內(nèi)更為重要.一般結合澆水追肥.封凍水很重要,可於11月底至12月初結合澆水施肥一次可用多元復合肥每畝20-30斤然后再澆水.雨季應注意排水,大雨之后的積水如果達到兩天以上,苗的死亡率可達90%以上. 總之,常夏石竹是抗旱不耐澇的品種,在水分管理上應本著寧干勿濕的原則,根據(jù)干旱情況靈活澆水. 4.修剪
適時修剪是管理關鍵.
通常每年修剪三次.一般使用推行是草坪機.第一次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盛花期出現(xiàn)70%的殘花時開始修剪.如不修剪任其結實,會大量消耗養(yǎng)分,嚴重影響植株的安全越夏及以后的多次開花.第二次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這次要求重剪,將草坪機刀片調(diào)到最低位置,使其通風良好,安全越夏.第三次于9月上中旬進行,這次修剪是達到冬季常綠的重要手段,常夏石竹的葉片生長周期是100-120天,修剪過早,新葉過早老化,冬季綠期短;修剪過晚,新葉太嫩地面不充實影響觀賞效果.
若長勢過旺,為保證通風可適當增加修剪次數(shù),一般修剪高度為植株高度的四分之一即可.
5.其他
在多雨高濕季節(jié)或修剪后,一定要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噴施.其他常用滅菌藥物也可.
因屬雜交品種,出F1代種外不能進行種子繁殖,否則退化變異現(xiàn)象嚴重.常用扦插繁殖,成活率高,速度快且基因穩(wěn)定.
6.山東省昌邑市花木場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常夏石竹生產(chǎn)基地,于1989年從日本引進以來,在山東農(nóng)大姜澤盛教授的指導下,經(jīng)過技術人員多年努力,選育出抗凍耐熱,葉細短,花量大的"花都1號""花都2號""花都3號"等新品種.1995年以來,又以常夏石竹作母本,其他野生石竹作父本,成功的培育除了抗性強.花更大的,花色更美的新品種系列.目前,這些品系正處于分化.提純.鑒定階段,以后每兩年便可有一個新品種面世.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abeilid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