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免費之后的文化盛宴與“后遺癥”
博物館免費,對于黑龍江這個邊疆文化大省來說并不是第一次,然而對于許多普通市民和農(nóng)民工卻是第一次,拆除了幾百萬市民感受“城市母愛”的門檻,他們見證著博物館管理的這次革命。然而,免費帶來的不僅是市民盡享文化盛宴,還有不斷涌現(xiàn)的“免費后遺癥”。黑龍江省有關(guān)部門及時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使免費的博物館逐步步入正軌。
黑龍江省博物館 (資料圖片)
門票告急:出入皆平民
“媽媽我要進去,我就要進去……”6歲的趙轉(zhuǎn)轉(zhuǎn)不停地抱著媽媽的腿撒嬌,同來的父母焦急地搓著手與孩子商量:“上午的免費票沒了,寶寶,咱們下午來好嗎?”
這是記者在黑龍江省博物館免費開放的第一個周末見到的場景。許多帶著孩子前來參觀的家長,由于上午領(lǐng)不到免費票,在門前排起了長龍,等待下午領(lǐng)票入館。此時的館內(nèi)也是人聲鼎沸,講解員在人流的擁擠下從一個景點好不容易挪到另一個景點?!笆忻駛兊膮⒂^熱情很高,采取免費不免票、限制票數(shù)的方式,也是為了博物館和參觀者的安全!”黑龍江省博物館館長鄭秀山說。
黑龍江省博物館原名莫斯科商場,這座俄式建筑始建于1906年。館舍面積近1萬平方米,藏品10.7萬件,其中金代齊國王墓出土的大量絲織品、平頭鴨嘴龍化石等展品不僅極具價值,也蘊含著黑龍江自然文化脈絡(luò)。能夠在這里博古探秘,是許多哈爾濱市民難舍的心愿。“我在哈爾濱生活了20多年都沒來過,現(xiàn)在免費了過來湊個熱鬧看看!”哈爾濱市民何山說。
資料圖片
來博物館“湊熱鬧”的參觀者讓管理人員出乎意料。21日免費首日,黑龍江省博物館迎來了2000多名參觀者,是過去同期的40倍,緊接著又突破了4000人?!安┪镳^樓體較老,廁所等服務(wù)設(shè)施也無法同步,博物館只能按建筑本身的承載能力限量發(fā)放門票!”鄭秀山說,市民的熱情被徹底點燃了,雖然按規(guī)定每日接待量為1500名觀眾,超過后則發(fā)放明日門票,但實際上每天的觀眾接待量都要超過規(guī)定數(shù)量。
記者從黑龍江省文化廳了解到,從21日免費開放首日到3月6日,黑龍江首批開放的黑龍江省博物館、東北烈士紀念館、黑龍江民族博物館和革命領(lǐng)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共接待觀眾7.1萬人次。
記者走訪時發(fā)現(xiàn),博物館免費后,大多數(shù)中低收入者成為參觀主體和最大的受益者?!懊赓M之前沒問過票價,也不敢來,現(xiàn)在我們?nèi)乙堰@幾個博物館參觀一遍,讓老婆孩子高興,也多長點知識!”在哈爾濱打零工的陳師傅每月只有1000多塊錢的收入,從一家三口的樸素著裝和臉上興奮、專注的表情可以看出,這個農(nóng)民工家庭對文化的渴望。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