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種得多不如種得貴

2010-01-11 18:00:21         來源:濟寧日報     瀏覽次數:

  在任城區(qū)李營街道岱莊村的苗木生產基地,碰到了正在給一株株3米半高的小樹剪枝塑冠的苗農陳玉友。上前詢問得知,這些整齊劃一的樹叫“造型法桐”,是這幾年苗木市場上的寵兒,它的賣價是普通苗木的兩至三倍。陳玉友告訴我們,去年11月中旬,他種的500多株造型法桐賣了18萬元,扣除成本,每畝地凈收益7500元,比種普通法桐多賺4000元。嘗到甜頭后,他直接購買了600株12厘米的造型法桐進行栽種,打算長到15厘米后進行拋售,每棵可賺到差價近400元。 這是李營苗木科技種植的一個縮影,李營人大力推廣標準化種植,發(fā)展“造型苗”、“馴化苗”種植,向傳統(tǒng)的種樹方式說再見,大大提高了苗木的種植效益。

  “標準化種植就是好,種樹的老把式們開了眼,增長了見識?!泵缒緟f(xié)會的王廣禮會長興奮地介紹到,“以前,一畝地種300至400棵苗,以為能多賺錢,結果出售的苗因為規(guī)格不夠或樹型不好賣不上好價錢。學習了標準化種植技術后,一畝地只種40棵左右,樹每年多長2厘米,樹型也好,效益是以前的一倍?,F在,大家都轉變了種植理念,明白了種得多不如種貴的?!庇勺非竺缒井a量大、賣的多,轉向追求精品賣價貴,已成為李營苗木業(yè)轉變發(fā)展方式的一項重要措施。該街道在推廣標準化種植上下功夫,把苗木標準化的各項技術分類編成標準文本,以工業(yè)流程化的方式貫穿到苗木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逐步規(guī)范了苗木生產技術和質量標準,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劉樹松是李營最早種植造型法桐的,每畝地能賺到2萬元,“造型苗木的高度控制在3至4米間,好運輸,好種植,好管理,成活率高?!闭f起造型苗木暢銷的原因,劉樹松那是滔滔不絕。經過三年的推廣,“截桿伐帽”的造型技術被嘗到甜頭的苗農認可,種植面積由最初的260畝迅速發(fā)展到萬余畝。南方的苗木要想在北方安家扎根,需要經過二至三年的“馴化”來適應北方的氣候。李營處于南北方交接的地帶,是苗木馴化的理想基地。憑借著地理上和技術上的兩大優(yōu)勢,李營苗農把雪松和玉蘭作為“馴化苗木”的拳頭產品,馴化苗基地已達到5000畝的規(guī)模。陳玉友介紹到,他種了20畝的馴化苗,主要銷往京津地區(qū),每株苗可凈賺100元。

編輯:justin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