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別稱:木芍藥、洛陽花、富貴花。屬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虎耳草目、芍藥科、芍藥屬、牡丹種。
上古原無牡丹之名,統(tǒng)稱芍藥。唐以后始稱木芍藥為牡丹。唐開元中,牡丹盛于長安,至于宋以洛陽第一,在蜀以天彭為第一。他花皆以本名,唯有牡丹獨言花,故有花王之稱。
牡丹原產于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qū),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株型小。牡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長期以來被人們當做富貴吉祥、繁榮興旺的象征。牡丹以洛陽牡丹、菏澤(古稱曹州)牡丹最富盛名。牡丹根皮入藥,名曰“丹皮”,可作為盆景植物觀賞。
牡丹按色澤分為白、黃、粉、紅、紫、綠、黑、藍八類。按花型分為單瓣型、半重瓣型、重瓣型、球型等。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唐代詩人劉禹錫在《賞牡丹》詩中寫道。牡丹已被國人公認為國花,只是還未被人大常委會確認罷了。
牡丹從南北朝初年公元420年起,有近1600年栽培史。栽培中心有唐代的長安(今西安)、北宋的洛陽、南宋的天彭(今四川彭州市)、明代的亳州(今安徽亳州)。
牡丹國內三大產地:(1)河南洛陽,有9大色系1100多個品種,全市商品牡丹面積4萬多畝,4800余萬株。1982年被命名為洛陽市花。(2)山東菏澤,古稱曹州。蒲松齡在其《聊齋志異》里有“曹州牡丹甲齊魯”之說。菏澤是全世界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牡丹生產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觀賞基地?,F有栽培面積12余萬畝,九大色系,1237個品種。2000年,菏澤被中國花卉協(xié)會命名為“中國牡丹之鄉(xiāng)”。2006年菏澤被評為“中國牡丹城”。(3)四川彭州,彭州市丹景山為中國天彭牡丹的發(fā)源地。改革開放以來,牡丹花被定為彭州市市花、天彭牡丹得到迅速恢復發(fā)展,并以丹景山為發(fā)展傳統(tǒng)名花的基地,建設以牡丹觀賞為特色的風景區(qū),被稱為“中國西部花山”,全山共有牡丹300余萬株,260多個品種,每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山上山下的各色牡丹次第開放,讓人驚艷。
紅牡丹,學名:緋牡丹
藍花魁(藍牡丹花中的一種)
白牡丹
粉牡丹
黃牡丹
紫牡丹
綠牡丹
黑牡丹
復色牡丹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abeilid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