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家稱植物有嗅覺會思考懂社交

2012-06-14 08:53:23         來源:網(wǎng)易探索     瀏覽次數(shù):

  3.你說植物擁有嗅覺?

  當然。但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為我們自己定義什么是“嗅覺”。當我們聞東西的時候,我們感覺到一種混合在空氣中的揮發(fā)性化學物質(zhì),然后以某種方式對這種氣味作出反應。在植物界,最明顯的例證,就是在水果成熟期間所發(fā)生的事情。你也許聽說過,如果你把一個成熟的水果和一個不成熟的水果放在同一個袋子里,那個不成熟的水果會熟的更快。之所以發(fā)生這種事,是因為成熟的水果向空氣中釋放一種催熟信息素,未成熟的水果聞到它,然后開始自我催熟。這不僅僅發(fā)生在我們的廚房里,而是甚至主要是發(fā)生在大自然中。當一個水果開始成熟,它釋放一種被稱為乙烯的激素,這種激素被鄰近的水果感覺到,直到整棵樹和整個果園以基本同步的方式成熟。

  植物利用嗅覺的另一個例子是,一種名為菟絲子的寄生植物如何找到食物。菟絲子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只能依靠其他植物生存。它尋找寄主的方法就是依靠嗅覺。一株菟絲子可以檢測由鄰近的植物釋放在空氣中的微量的化學物質(zhì),并且將挑選感覺最合口味的。在一次典型的試驗中,科學家向我們展示,菟絲子喜歡番茄勝過小麥,因為它更喜歡番茄的味道。

  4、那么聽覺呢?

  這稍微有些棘手,因為大量的研究支持這樣的觀點,即植物擁有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但是對于植物聽覺能力的支持,則間接的來自于一些道聽途說的軼聞,比如音樂可以影響植物的生長。我們中很多人聽到過這樣的故事,植物在播放古典樂的房間里生長茂盛。然而,說得委婉些,很多關于音樂和植物的研究,都不是由植根于科學方法的研究員實施的。不用驚訝,在大多數(shù)試驗中,正如試驗者樂于見到的,植物在音樂中生機勃勃。

  按照一種進化的觀點,也許植物真的不需要聽覺。聽覺給人類和其他動物建立的進化優(yōu)勢是作為一種方法,讓我們的身體提醒我們潛在的危險狀況。我們早期的人類祖先,可以聽到危險的肉食動物迫近他們時穿越森林的聲音,正如我們今天可以聽到疾馳而來的汽車的馬達聲。聽覺還使個人之間、動物之間能夠快速的交流。大象可以在轟鳴的環(huán)境中和長途跋涉的旅行中,通過發(fā)出次聲波找到數(shù)英里之外的同伴。丟失在大洋里的海豚幼崽,可以發(fā)出悲傷的啾啾聲,讓海豚媽媽找到它。這些情形的共同點,就是聲音可以使信息的交流和響應更快速,它經(jīng)常被用到——從火災中逃生,躲避襲擊,找到家庭。

  但是植物是生根的、固定的生物體。它們可以向太陽生長,向大地俯身,但是它們不能逃跑。它們不能逃離。它們不能隨季節(jié)遷移。如上所說,我們在我們的世界中使用的聲音信號,對植物來說是無關的。

  盡管如此,我必須就我所聽到的來指出,一些最近的研究顯示,植物也許可以對聲音作出回應。不是對音樂,那對一株植物來說是不相關的,而是對某種振動。拭目以待,這會非常有趣。

編輯:gloria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nèi)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tài)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yè)、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tài)優(yōu)”,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guī)劃建設有“一帶三區(qū)”,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qū)、專類植物展園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yè)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fā)中心、首發(fā)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yè)云集……現(xiàn)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yè)等產(chǎn)業(yè)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shù)字技術立體化展現(xiàn)壯美中軸線

北京:數(shù)字技術立體化展現(xiàn)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tǒng)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shù)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