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經驗:城市規(guī)劃既是科學也是藝術

2012-07-10 09:53: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瀏覽次數(shù):


  3. 每個城市必有它的紫禁城

  對于中國的城市,有一點我覺得十分可惜,中國的城市里有很多非常珍貴的老建筑,多數(shù)都沒有被保護好,很多都被毀掉了。所以我希望今后對于目前沒有被毀掉的,要盡快把它搶救。我覺得中國人必須要意識到一點,就是中國的建筑藝術是全球人士非常欣賞的,即使再破舊的古建筑,它的藝術價值也非常高,非常值得被尊重的。

  我想對中國人提出:每一個城市必有它的“紫禁城”。能否想象把紫禁城拆掉建新的住宅區(qū)?這是不能想象的。其實每個城市都有相當于北京紫禁城那樣有高度價值、高度歷史意義和建筑藝術水平的古建筑,應該保留。一般中國城市政府都想把城市做得有特色,但結果就是把現(xiàn)代建筑做得奇形怪狀——每個城市想把自己的城市做得有特色,但最大的兩個工具反而沒有被政府考慮到:一是自然景觀的特色,因為每個地方的自然景觀都不一樣;二是歷史建筑的特色,現(xiàn)代的建筑要做到有特色很難,因為現(xiàn)代建筑的結構理論是全球化的、材料是全球化的,且建筑形象處理方式幾乎也是全球化的,大家都從建筑雜志里看到了,若想做到有特色就容易做成奇形怪狀的建筑,但那是沒有經典藝術水平的,是不耐看的,可現(xiàn)在這樣的建筑到處都是。這也是我剛才說的中國很多城市變成建筑的“雜貨店”——更不客氣地說就是建筑的“垃圾堆”——的原因。

  只要是古建筑就一定是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所以若想要城市有特色,不要忘記自然環(huán)境和古建筑才是最大的貢獻者。而且,“紫禁城”本身的布局也是文化,是中國特有的建筑布局文化,中國四合院的布局也是文化。所以保護不僅僅是保護建筑,還要保護它的街區(qū)紋理,因為這也體現(xiàn)歷史;還要保護胡同里磚石的鋪法,這個是中國的特色,與西方不同。有時街區(qū)是保護下來了,可卻是用西方砌磁片的做法翻新,這就將傳統(tǒng)味道減掉了。我們應該有兩種做法:一些建筑只剩下獨棟就獨立保護,但中國很多地方是片區(qū)的,片區(qū)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代表了過去的社會的狀況。我也曾說過要保護歷史街區(qū),保護古建筑,這些相當于城市的記憶——好比皺紋是人歲月的記憶。保護歷史,保護自然環(huán)境,如果把這些毀掉,會使整個城市既沒有靈魂也沒有記憶。這個問題在中國很多古城里面都存在,我到過不少這種所謂老城,發(fā)現(xiàn)這個城市既沒有記憶,又沒有靈魂,這是非常可悲的。

  我過去做新加坡的城市規(guī)劃的時候,首先就是考慮這些山水,我們其實沒有山水,但一個小丘陵我們當作是西瑪拉雅山來處理,一個小水溝就當作是揚子江去保留。我們的老建筑最老的只有一百四十年,現(xiàn)在保留在憲法上有注明的總共保留了七千多棟,可能還會繼續(xù)增加一些,我們稱其為禁建區(qū),這些地方是嚴格不能動的,在這些地塊之外進行新的建設。所以,關鍵是對自然環(huán)境和歷史街區(qū)重視是否足夠,如果足夠重視的話,接下來就是是否有決心把它做成。現(xiàn)在我們只有一個小島,可是我們還是舍得把這些山水放進來,在其它剩余的地方采取新的開發(fā)。

  當然在新加坡保護和開發(fā)過程當中這許多年也曾留下遺憾。比如有一些老建筑,有幾棟房子我到今天還是念念不忘,但當時沒能說服領導;還有一片很珍貴的濕地,也沒能說服領導就被破壞掉了,這種遺憾是有的,不過并不多,至少我能夠取得95%以上的成功率。

  城市規(guī)劃的基本原理到處都可以適用,不過如何使用要看具體地方的條件。我剛才所說的“城市機器的零件”也可用文學來比喻:這些零件就是語言的文字,零件之間的關系就是語言的文法,有了文字和文法不夠,還需要創(chuàng)意。同樣的中國方塊字和中文文法,大文豪和普通人的使用的結果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城市機器的零件”的認識不會影響使用這些原則時對地方特色的體現(xiàn),第一對零件認識要下功夫,第二在如何使用上也要下功夫,這樣我覺得中國城市會做得好。

  中國的官員、專家、學者去外國學習經驗多數(shù)是到大城市去,所以研究的都是大城市的問題。在歐洲我們經常走訪一些小城市,因為每一個小城市都有不同的味道,有不同的酒,不同的氣息,不同的烹調術——其實這些中國都有,我們要做的是怎樣將其保留下來。所以我們面對規(guī)劃時就要首先運用科學的手法,有一定的資金投入,有審美觀,還要有創(chuàng)造力。

  現(xiàn)在的中國人其實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新加坡人一樣,以老建筑為恥,甚至認為那是過去殖民時代留下的痕跡,代表了過去恥辱的歷史。所以很多人包括很多領導主張要將其拆掉,那時候政府也不愿花錢去保護,幸虧當時我千方百計把它保護住。我們對破漏的老建筑應用什么樣眼光去看待?它們是“灰姑娘”。繼母虐待灰姑娘使其滿身炭灰,但洗干凈后是很漂亮的——老建筑就是“灰姑娘”。這些建筑在你們沒有能力修復的時候一定先把它保留下來,那些建筑就會是你們旅游的金礦。我有時甚至氣憤地跟中國的領導說:以新加坡人的立場我希望你們把你們中國所有的老建筑拆光,因為這樣游客就全來新加坡旅游了——因為我們同你們的老建筑是比不了的,中國的古建筑遠比我們的更珍貴,把它都拆光,我真的覺得很不忍心。

  面對一個復雜的局面,我們的城市領導和規(guī)劃師還有建筑師應該秉持這樣的態(tài)度:第一,我們一方面要保護古建筑、要保護自然環(huán)境,同時在做新建筑的時候要為后代留下現(xiàn)在二十一世紀的建筑,將現(xiàn)在的建筑做成精品的話對將來來說也是文化遺產;第二,中國至今還在崇尚歐陸風格,覺得歐陸風格就是進步,我覺得這種觀念也令人十分可惜,因為要知道全世界都很尊重中國的建筑造詣。

  城市工作者除了要把城市做好、要把老建筑保留等,最終目的也是要把城市做好之后提升民族自尊心。我們現(xiàn)在很敬仰西方,原因不少,其中一個是他們的城市做得很好,中國人要提升自身要把城市建設好,也一定會提升自己國民的民族自豪感。

編輯:dong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tài)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yè)、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tài)優(yōu)”,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guī)劃建設有“一帶三區(qū)”,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qū)、專類植物展園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yè)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fā)中心、首發(fā)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yè)云集……現(xiàn)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yè)等產業(yè)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shù)字技術立體化展現(xiàn)壯美中軸線

北京:數(shù)字技術立體化展現(xiàn)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tǒng)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shù)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