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把人行道還給行人

2012-08-08 09:24:21    作者:姚姬娥     來源:山西日報     瀏覽次數:

  "把人行道還給行人。"這是太原市政協委員胡二生的提案,它被認為是最"安全"提案。

  其實,以前太原市區(qū)的人行道是比較寬的,兩邊都有綠化帶,隔離帶。隨著機動車越來越多,在解決行車難的過程中,市政建設并沒有注意照顧好人行道的問題。個別商家將人行道作為唐僧肉,一些施工工地圍擋、堆放材料長期占用人行道,管理部門的管理跟不上甚至有的根本沒人管……種種原因造成人行道被嚴重擠占的現象比較普遍。

  目前太原市區(qū)還是平面交通,缺乏立體交通,這也是路面擁堵、人行道被占的一個重要原因。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財貿經濟研究室主任武小惠認為,如果政府運作得當,人行道被擠占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政府要加大投入,補足公共產品的缺失。如果政府資金有限,可以動員社會力量來補充,多渠道投入供給。其實我省的資金還是比較多的,只是因為資金沒有合適的投資渠道,投資人投入市政設施建設看不到收益。在這種情況下,政府要出臺相關政策,吸引資金共同改善太原市政狀況。

  人行道屬于公共產品,政府對公共產品沒有足額的供給,這是基礎設施建設、城市規(guī)劃缺失的問題。公共資源的公共性,決定了所有納稅人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面前,都享有平等的權利,政府及其公共服務部門,只有將經濟社會發(fā)展成果無差異地惠及所有民眾的義務,而不能厚此薄彼。此外,道路功能要明確,定位一定要清晰。有的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區(qū)分得就不是很清晰,看不到明顯的交通標識,行人很難區(qū)分,因此還要加強對公民進行交通安全知識的教育。

  太原市目前正在打造有幸福感、有競爭力的國際大城市,人行道上人難行的問題,有關方面應該重點予以關注。胡二生認為,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相關部門審批不嚴,臨街單位缺乏社會責任。他建議,將人行道整治納入城市清潔工程的內容來抓,解決行路難和交通混亂的問題。

  在道路上,行人是弱勢群體,而多種因素都在影響人行道功能的正常發(fā)揮。希望早日把人行道還給行人,讓大家有一個便捷、順暢的通行空間。

編輯:daiy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探秘七里峪景區(qū) 發(fā)現珍稀樹種長裂葛蘿槭

  稀有的長裂葛蘿槭樹種夾雜在霍山的密林中,她的嫵媚、她的廬山面目隨著深入了解,對她的疑惑也一點點地排除。這是一組經過2010年數月實地考察并查找資料后公開的圖片。【詳細】

山西恢復濕地功能 濕地保護率提高到50%以上

  山西地處內陸腹地,屬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水資源嚴重短缺,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作為全國重要煤炭能源基地,山西濕地保護對改善全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尤為重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