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斑紫菜“干出”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2-08-13 10:14:00         來源:中國科學報     瀏覽次數(shù):

  日前從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藻類生理及發(fā)育調控研究組在條斑紫菜"干出"機制及對性細胞分化影響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據介紹,條斑紫菜是一種重要經濟海藻,產值居養(yǎng)殖海藻之首。條斑紫菜自然生長在潮間帶,每天經歷高潮沉水和低潮暴露于空氣兩種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由此條斑紫菜進化獲得可以耐受極端失水的生物學特性。在生產中,人們利用條斑紫菜這種特點,專門設計"干出"過程,以提高紫菜養(yǎng)殖品質并抵御病害,但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對其內在的機制仍知之甚少。

  同時,條斑紫菜雌雄同體且其葉狀體為單層細胞,是研究環(huán)境脅迫尤其失水條件對性細胞形成影響的理想材料。

  此次,海洋所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條斑紫菜"干出"失水時,環(huán)式電子傳遞持續(xù)增強,致使光系統(tǒng)I活性顯著上升;在嚴重失水時,光系統(tǒng)I比光系統(tǒng)II有更強的耐受性,其原因為光系統(tǒng)I驅動的環(huán)式電子傳遞的運轉。研究還表明,在復水過程中,光系統(tǒng)I活性的恢復明顯快于光系統(tǒng)II,主要源于葉綠體內NDH介導的環(huán)式電子傳遞。

  對條斑紫菜性細胞尤其雄性細胞分化過程系統(tǒng)研究發(fā)現(xiàn),營養(yǎng)細胞和雄性細胞表現(xiàn)出相似的耐干出失水的生物學特性,表明營養(yǎng)細胞分化為精子囊的過程不受失水影響;條斑紫菜性細胞分化過程中光系統(tǒng)II的實際量子產率Y(II)有顯著的增加,表明是為條斑紫菜精子細胞的形成和釋放提供物質和能量的儲備。

  以上研究結果分別發(fā)表在最近出版的國際期刊《實驗植物學雜志》和《植物學》上。

相關鏈接:

  日本的植物工廠式立體農業(yè)

  創(chuàng)新設計——觀賞性盆栽植物的新用途

編輯:Nausica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