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記憶+創(chuàng)新=社會變革

2013-05-23 08:50:00    作者:邢愛婷     來源:中華建筑報     瀏覽次數(shù):

  中國蘇州博物館新館

中國蘇州博物館新館

  貝聿銘“最親愛的小女兒”

  蘇州博物館新館是由美籍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親自為其家鄉(xiāng)設計的,2006年10月建成開館,被貝聿銘稱為“最親愛的小女兒”。該館處于蘇州歷史文化保護區(qū)的核心地帶,和世界文化遺產拙政園只有一墻之隔。新館的設計結合了傳統(tǒng)的蘇州建筑風格,把博物館置于院落之間,使建筑物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在整體色調上以傳統(tǒng)的粉墻黛瓦為基本元素,建筑構造上將傳統(tǒng)“大屋頂”與玻璃開放式鋼結構相結合,園藝景觀更提煉了蘇州園林特有的池塘、假山、亭臺、竹林等元素。整個新館的建筑群在現(xiàn)代幾何造型中體現(xiàn)了錯落有致的江南特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墻體邊飾和白墻相搭配,清新簡潔。

  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一座提前降臨人世的未來建筑

  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位于西班牙畢爾巴鄂市,是由曾獲普利茲克獎的美國知名后現(xiàn)代主義、解構主義建筑師弗蘭克·歐恩·蓋里設計的,1997年正式落成啟用。該博物館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壯觀的解構主義建筑,是西班牙的新世界奇觀。該博物館在建材方面使用玻璃、鋼和石灰?guī)r,部分表面還包覆鈦金屬,與畢爾巴鄂市長久以來的造船業(yè)傳統(tǒng)相呼應。建筑界曾這樣形容這座建筑:“在20世紀90年代人類建筑燦若星河的創(chuàng)造中,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無疑屬于最偉大之列,與悉尼歌劇院一樣,它們都屬于提前降臨人世的未來建筑,屬于不是用凡間語言寫就的城市詩篇。”

編輯:daiy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