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語言大學為北京皇家園林建傳播研究中心

2013-07-01 09:36:00    作者:秦楠 陳建     來源: 中新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作為全國最大的來華留學生基地,北京語言大學將通過海外17所孔子學院和校際合作平臺,為北京西郊沿西山到萬泉河一帶皇家園林文化的國際傳播與研究提供便利。

  由北京市海淀區(qū)委宣傳部和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共建的三山五園文化國際傳播與研究中心6月28日在京成立。

  三山五園是北京西郊沿西山到萬泉河一帶皇家園林的總稱,主要包括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頤和園、暢春園和圓明園。根據(jù)《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三山五園地區(qū)是指北京西郊清代皇家園林歷史文化保護區(qū),是我國現(xiàn)存皇家園林的精華。

  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qū),肇始于遼金(遼圣宗建玉泉山行宮、金世宗建香山行宮),發(fā)展于元明(元有好山園、壽安寺,明有清華園、勺園),至清代臻至全盛(康熙興建暢春園,雍正興建圓明園,乾隆擴建圓明園、整修萬壽山清漪園、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光緒整修頤和園)。近代屢遭劫難,當代全面復興?,F(xiàn)存文物點100多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chǎn)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qū),千年傳承,脈絡清晰,集中國園林文化之大成,享譽世界三百年,歷史文化價值彌足珍貴,文化資源高度密集,文化發(fā)展前景十分廣闊。

  隨著中國軟實力不斷提升,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興趣也日益濃厚,如何向國際社會宣傳和介紹以“三山五園”為代表的中國園林文化和清代皇家文化將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北京語言大學承擔著中國文化海外傳播的重要任務,這里是全國最大的來華留學生基地,每年有1萬名外國學生在此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此外,學校還承辦了海外17所孔子學院,校際合作伙伴分布世界各地。

  新成立的“三山五園文化國際傳播與研究中心”擬依托北京語言大學的國際化平臺和海淀區(qū)委宣傳部的支持,在海外推廣和傳播“三山五園”文化,并承擔響應的研究。中心的具體工作包括:在海外圖書館、博物館搜集有關“三山五園”的文獻、影像和文物信息,將系統(tǒng)整理海外有關三山五園的歷史文獻、影像和文物等形成數(shù)據(jù)庫,為國內(nèi)研究和文化傳播提供參考。組織來華留學生到“三山五園”開展相關的中國文化體驗活動以及研究“三山五園”對世界園林文化的影響等。

編輯:zhufei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nèi)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清代皇家園林“三山五園”的文化價值

  三山五園是清代皇家園林的集大成者,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在北京城市發(fā)展史上、中國園林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在世界建筑史、園林史和城市發(fā)展史上,也有深遠影響,被譽為【詳細】

北林大學生團隊復原三山五園盛景

  一幅仿古地圖上,連綿起伏的西山秀美多姿,水系縱橫交錯,香山、玉泉山、萬壽山、靜宜園、靜明園、頤和園、圓明園和暢春園等三山五園,以及寺院、村莊、兵營如繁星般點綴其間,這是經(jīng)過復原的《三山五園盛世圖景》,而它的【詳細】

“三山五園”地區(qū)城市歷史景觀保護任重而道遠

“三山五園”地區(qū)城市歷史景觀保護任重而道遠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訊 城市歷史景觀(Historical Urban Landscape,HUL)是指“文化和自然價值及屬性在歷史上層層積淀而產(chǎn)生的城市區(qū)域,其超越了“歷史中心”或“整體”的概念,而是包括更廣泛的城市背景及其地理環(huán)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