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考察:解構主義園林——巴黎拉維萊特公園

2013-09-09 22:18:00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整理     瀏覽次數(shù):

  不足之處

拉維萊特公園

   盡管在當時,拉維萊特公園的設計理念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但在實際設計中,屈米卻試圖用建筑的方式來追求一種與傳統(tǒng)園林截然不同的效果,這種建筑化的思路不幸走向了極端,結果丟掉了園林崇尚自然的本質屬性,效果并不盡如人意。

  拉維萊特公園的“解構主義”的設計手法,實際上就是用一種解析的思路,將傳統(tǒng)形式的園林分解成各個元素,再用新的功能把這些元素重新組合起來。設計師屈米沿著這樣的思路,從法國傳統(tǒng)園林中提取出了點、線、面三個體系,并試圖通過對這三個體系進行疊加和組織,來形成一種新的園林結構,這種手法曾在20世紀60至70年代十分流行。

  但屈米在完成抽象形式的解構之后,卻運用了大量建筑元素作為具體的表達形式。傳統(tǒng)法國園林中由綠籬、雕塑所形成的“點”變成了一個個紅色的亭子;用林蔭大道、樹墻構成的“線”變成了由建筑形成的廊架;用叢林、花壇、水池等表現(xiàn)的“面”則變成了單一的草地和鋪裝廣場。因此,可以說拉維萊特公園是一個主要以建筑元素和硬質材料構建的園林。

  而現(xiàn)在看來,這種建筑化的園林一開始就有幾個明顯的缺陷:第一,造價非常高,每平方米造價為2000至4000元人民幣,而現(xiàn)在歐洲公園的造價一般也就是200至300元人民幣;第二,盡管很多建筑的造型非常奇特,但過于裝飾化、時裝化,過不了多久就讓人感覺到過時和厭倦;第三,公園的整體氣氛更像是一個游樂場,而不是供人接觸自然的公園。

編輯:daiy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