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新聞 | 規(guī)劃設計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風景旅游 | 園林城市 | 世界園林 | 風景園林師 | 花木資訊 | 人居環(huán)境 | 園林論壇 | 園林博客

植物奇觀:金礦上的“黃金樹”

http://www.m.abeilidr.cn 2013-11-04 來源:北青網(wǎng)-北京青年報 作者: 發(fā)表評論(0)

  澳大利亞科學家上周三稱,他們發(fā)現(xiàn)一些桉樹葉子上的細小金色斑點,可以讓采礦研究人員探測到土壤下面埋藏的金礦。當樹木找到金礦時,它們的根部會吸食這些珍貴金屬的極其微小部分。然后它們會把金稀釋,傳導至樹木的脈絡系統(tǒng)內。樹葉頂端聚集了大量的金物質以后,就會形成較大的結晶。金會在樹木的整個系統(tǒng)中循環(huán),然而聚集密度最大的還是葉子。

  科學家使用X光來尋找桉樹葉子、小樹枝和樹干中的金顆粒。到目前為止,如果僅僅根據(jù)樹木周圍土壤內的含金量,很難確定樹下就有金礦礦床。這個團隊的研究成果將幫助探勘者,在不用深挖土地的情況下尋找金子,同時也會激發(fā)采礦業(yè)勘探的新技術。

  聽起來真是神奇!真的能依據(jù)“黃金葉”找到金礦嗎?是否還有其他植物也具有此類能力呢?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教授劉家軍告訴記者,從生物地球化學的角度看,在許多金屬礦藏附近生長的植物體內,金屬元素含量有可能會高于其他地區(qū)生長的同類植物。這是因為金屬礦區(qū)會出現(xiàn)高于周邊背景的地球化學異常,植物長期生活在這里,一些金屬元素會隨著水分被植物的根系吸收進體內。

  劉家軍介紹,在我國安徽安慶的銅礦附近就生長著一種名為“香薷”的植物,人們又叫它“銅草”。因為它是一種能吸附土壤中銅金屬的植物,所以人們常說“見銅草,便有銅”,這便是“銅草”名稱的由來。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在銅礦勘探中就把“銅草”作為銅礦的指示標志,只要發(fā)現(xiàn)“銅草”,就會進一步勘探,往往就能找到銅礦。

  但是,植物如果過量吸收金屬元素,尤其是一些有毒的金屬元素,往往會造成植物大面積死亡,如果在過量吸收金屬元素后,仍然能夠生存,這一區(qū)域的植物就可能產生變異了。

  在劉家軍看來,金元素集中在桉樹葉子上,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桉樹根系吸收金元素后隨著水分輸送到葉子,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礦區(qū)土壤中的金元素隨著水蒸氣上升,吸附于桉樹葉子上。

  盡管通過這種生物地球化學的方法可以尋找礦藏,但是,這并非勘探主要手段。由于現(xiàn)代找礦科技的發(fā)展,許多新技術在便利性、準確性上已經高于通過植物中金屬含量來勘探。

  利用植物找礦,歷來是有很多研究的。有一類植物很特別,它們的生長與某種礦產資源的分布有密切的關系?;蚴窃谝粋€礦區(qū)數(shù)量很多而且生長得很好,而在其他地質環(huán)境下很少見或不存在;或是在通常條件下可以普遍生長,但在特定的風化巖石及土壤中卻發(fā)育畸形。這些植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殊形態(tài)與眾不同,往往能給找礦工作者“指點迷津”,就像是地下礦藏的“偵察兵”。在學術上,這些植物也被稱為礦物指示植物。

  真正的科學研究并將其付諸實踐始于20世紀30年代,最早的當屬前蘇聯(lián)科學家特卡利奇(1938),此后在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美國和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qū)逐漸得到發(fā)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地質科學家利用桉樹做指示植物,在科羅拉多高原上找到過5個鈾礦。我國的謝學錦(1951)用海州香薷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找銅礦以及周德忠、陳代演等(1963)用大葉醉魚草在貴州和廣西找汞礦都算是植物找礦法的開拓性進展。

分享到:
編輯:zhufei
有關  黃金樹 金礦 植物  的新聞
更多評論網(wǎng)友評論 (已有0位網(wǎng)友發(fā)表了看法)
  • ·請尊重網(wǎng)上道德,遵守各項有關法律法規(guī)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導致的法律責任
  • ·本站有權保留或刪除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wǎng)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評論即表明您已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最新評論:
企業(yè)服務

熱點排行

    熱門博文

    論壇熱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abeilid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