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畔將建現代版蘇州古典園林
第九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將于明年4月在蘇州吳中區(qū)太湖之畔舉行。本屆園博會將布置各城市園、友城園、主題園、企業(yè)園等19個展園,在城市展園中的蘇州園最具特色,其繼承蘇州古典園林的造園思想、造景手法,運用現代建筑材料和工藝,打造一座現代版的蘇州古典園林,屆時,集太湖生態(tài)之美、江南園林之雅、吳地文化之厚、田園生活之樂的蘇州園林呈現給每一位游客。
據介紹,去年6月,江蘇省住建廳和蘇州市政府啟動了園博會蘇州園項目的課題研究工作,歷經一年打磨,一個表現蘇州園林發(fā)展新方向,融合園林文化、園林生活、園林工藝的方案于近日落地公布。方案顯示,蘇州園規(guī)劃面積11000平方米,以“小筑春深”為主題,“山水園林、生活園林、科技園林”為創(chuàng)意理念,注重生態(tài)和節(jié)約,運用現代建筑材料和工藝,體現地域文化與特色,展現蘇州古典園林“咫尺之內再造乾坤”之神韻,達到以現代園林之形、傳古典園林之神的展示形式和目的。
如何運用現代建筑材料和工藝體現古典園林的秀氣、雅致,是蘇州園林新發(fā)展在本屆展會的一次探索實踐。為了增加園林建筑的牢固度,降低維修保養(yǎng)成本,又不失古典園林之風韻,蘇州園在建筑上的承重構件均采用工業(yè)化鋼結構材料,屋面為雙層玻璃或環(huán)保金屬瓦代替原先蘇州園林慣用的小青瓦,僅在小型木材裝修上采用傳統(tǒng)木構件制作。在植物的選種上,古代園林主人善將植物人性化,而這次新園林注重植物文化性與生態(tài)性的結合,根據植物耐陰喜陽、相生相克等生物特性進行配置。在表現手法上,園中景墻簡潔化,融入現代裝飾中常用的玻璃鏡子,增加景深,形成傳統(tǒng)與現代的對話。在互動體驗上,注重在空間尺度、互動參與、文化體驗等方面與“園林生活”相融合,在有限的空間,形成充滿詩情畫意、文人寫意的山水園林。蘇州園依托太湖自然山水,運用先進的生態(tài)造園技術,對園內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采用草坡入水駁岸,在岸邊種植水生植物,水底種沉水植物,營造水下生態(tài)系統(tǒng),完成水體自我凈化。
蘇州園規(guī)劃設置翠竹院、沐春堂、浣云池、錦繡坡、鳴泉澗、杜鵑山、桃源谷等9個景點。游人邁步進入,可感受到蘇州古典園林特有的曲折幽深、高低錯落、軒楹高爽的布景格局。其中,展園核心沐春堂充分借鑒蘇州古典園林拙政園內遠香堂的設計精髓,從中遠眺外景,猶如置身在色彩豐富而浪漫的一幅山水畫中;鳴泉澗模擬自然山水形態(tài),有多條流水走線,呈現饒有情趣的跌水景觀,地勢高處設置景觀亭,以蘇州的環(huán)秀山莊海棠亭為藍本進行二次設計,采用環(huán)保材料,在新與舊之間展現蘇州園林藝術的魅力;杜鵑山依托地形遍植杜鵑,形成“一路山花不負儂”的意境,配以紅楓、烏桕、雞爪槭等樹種,到每年的春秋時節(jié),紅葉流丹,層林如染,令人陶醉。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設計理論 | 十招看破中國古典園林構圖法
研究中式古典園林的目的有二:【詳細】
蘇州成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國城市館主賓城市
第16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平行展中國城市館發(fā)布會3月29日在意大利駐華大使館舉行。中國城市館發(fā)布了2018年度主題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