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方案究竟是如何利用雨水
在雨水充沛的城市,景觀設計師可以靈活運用雨水景觀來增強城市排水功能。尤其是在綠地等城市公共環(huán)境中,這些雨水景觀能有效地使收集到的雨水變廢為寶。
雨水收集系統(tǒng)
1、綠地生態(tài)水渠
根據(jù)現(xiàn)狀地形及景觀要求,設計以下3種形式:
?、倮矛F(xiàn)狀截洪溝進行改造,變成集、蓄、濾三個功能兼?zhèn)涞纳鷳B(tài)型水渠;
?、谠谏桔晏幵O置引水渠,將山上雨水引入人工濕地過濾凈化;
?、劢Y合現(xiàn)狀地形設計滲透型集水渠,滲濾溝+穿孔管+貯存池或滲濾池。
2、道路滲濾溝
推薦使用透水鋪裝來取代傳統(tǒng)的不透水材料。透水磚的下方應配備細沙、礫石等透水結構,也可適當鋪設蓄水模塊或排水管道,以利于雨水的下滲。
在某些地方因景觀和功能要求(主要道路和廣場等)未能使用透水磚的,因道路廣場的標高大于綠地,道路廣場上的雨水可以通過滲濾溝匯聚到周邊綠地內,再滲透到地下。
根據(jù)具體位置及路幅寬度不同,滲濾溝有以下幾種形式:
?、僦鲌@路滲濾溝:路幅寬6m,行人較多,雨水稍有污染,結合綠地過濾設計滲濾溝;
?、谟操|廣場路面:結合地面找坡及鋪裝設計,廣場中每隔20m左右設置滲濾溝;
?、?m寬園路:滲水磚路面+滲濾溝+穿孔集水管;
?、苌襟w滲濾溝:內側做滲濾溝,隔一定距離結合地形設置滲濾池或貯水池;
?、菽緱5溃簵5老路皆O置低洼綠地;
⑥停車場:設計多孔瀝青車道結合植草磚停車區(qū),盡可能讓雨水下滲,此處雨水污染較大,結合棄流及土壤滲濾設置穿孔管集水。
編輯:xiongsiyan
相關閱讀
襄陽市出臺海綿城市建設規(guī)劃
讓雨水自然滲透、就地消納,城市不再出現(xiàn)內澇。記者昨從襄陽市規(guī)劃局獲悉,《襄陽市中心城區(qū)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2016—2030)》獲市政府批復。【詳細】
老城新生:武漢“海綿經(jīng)驗”或全球推廣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的綠色生長項目組來到武漢,計劃將武漢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活動作為【詳細】
觀察:國家級海綿城市“延遲交卷”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財政部等部委聯(lián)合開評了首批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按照申報要求, 試點海綿城市建設周期為兩年。但3年過去了,本該去年就驗收的項目到目前為止還在緊鑼密鼓地建設,這是為什么?【詳細】
上海浦東:大力推廣海綿城市道路核心技術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浦東新區(qū)第九屆學術年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