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福寺枯山水庭 konpuku-ji。京都北郊的金福寺,屬臨濟宗南禪寺派,
庭園東側有一間很小的草庵,仿千利休茶室而筑,松尾芭蕉旅行到京都時曾在此短暫居留,故而又名芭蕉庵。
與謝蕪村敬慕芭蕉,在此招引門生吟詩作句,將金福寺當成復興蕉風的中心。
蕪村歿后在金福寺內(nèi)的小山丘上,與芭蕉庵兩兩相對。
看見這只或是曬肚皮或是散步的貓咪了嗎?這是寺里養(yǎng)的一只三花貓,
性情溫順,與人很親近,常繞膝不去。大概也只有它可以踏足枯山水紋路,留下貓爪印。
與貓結緣的金福寺枯山水庭。也許是這只貓咪在枯山水庭守護著逝去的前人。
金福寺枯山水
東福寺建于嘉禎2(1236)年,共有25院,是京都五大寺院之一。
東福寺取奈良東 大寺和興福寺的頭兩字為名,稱為東福寺。
東福寺體現(xiàn)了禪宗建筑風格,寺內(nèi)的東西南北建有風格迥異的方丈庭園,
其中以北庭最為著名。(東福寺方丈南庭)
東福寺方丈庭園由日本造園大師重森三玲于1938年建造
(東福寺于明治時代初期遭火災,燒毀了佛殿、法堂、方丈等建筑,方丈庭園于1939年重建)
它是在東福寺自鐮倉時代建立以來的庭園的基礎上,引入現(xiàn)代抽象藝術的結構而營造成的一個枯山水式禪院庭園。(東福寺方丈南庭)
與其他禪寺的庭園不同之處在于,東福寺方丈的四周全部都是庭園。
據(jù)說,它們是按照佛中的八相建造的,因而叫作八相庭。
所謂八相,指的是釋迦牟尼出現(xiàn)在這個世界以來,對眾生顯示的八種相,
即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和入滅,(東福寺方丈南庭)
象征蓬萊、方丈、瀛洲、壺梁的四仙島巨石,刷出滄海波紋的白沙象征八海,
亭西植有青苔假山。在白砂和石頭的組合下,
產(chǎn)生水闊天長、青山永在的宏觀竟境,這就是枯山水的精髓。(東福寺方丈南庭)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m.abeilid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