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新聞 | 規(guī)劃設計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風景旅游 | 園林城市 | 世界園林 | 風景園林師 | 花木資訊 | 人居環(huán)境 | 園林論壇 | 園林博客

華南植物園森林土壤磷形態(tài)分級、轉化及調控研究獲進展

http://www.m.abeilidr.cn 2017-02-24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 發(fā)表評論(0)

  評估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尤其是復雜而多樣化的熱帶亞熱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養(yǎng)分有效性是生產力和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基礎和核心任務。為此,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tài)及環(huán)境科學研究中心科研人員以演替序列、海拔梯度森林和全球自然林為對象,開展土壤P轉化相關研究并取得若干進展。在森林演替序列上,揭示了土壤微生物和化學過程密切配合共同維持潛在和活性有效磷組分的含量,尤其演替后期原生老齡林的潛在生物有效磷含量顯著升高,土壤磷循環(huán)更加活躍而高效,初步表明亞熱帶森林演替并不遵循成土序列上原生演替的經典理論假設,未必一定導致土壤磷有效性的下降。在海拔梯度上,闡明了土壤有機碳、總氮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隨海拔升高而線性增加,磷、碳:磷(C:P)和氮:磷(N:P)比值則為非線性二次曲線變化的分異規(guī)律,以及低地森林土壤磷限制向山地森林土壤氮限制轉變及其對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影響的相對重要性。在全球尺度上,檢驗并改進后的土壤磷轉化結構模型(如圖)初步揭示了固相不穩(wěn)定無機磷而非傳統(tǒng)認知的水溶性磷組分在土壤磷轉化過程中的核心作用,為深入研究全球變化背景下熱帶亞熱帶森林土壤磷轉化和供給的生物地球化學調控奠定了基礎,也為陸地碳循環(huán)模型中合適P因子的考量提供啟示。

  相關結果發(fā)表于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2016,52: 41-51);Scientific Reports(2016, 6: DOI: 10.1038/ srep24261);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2016, DOI:10.1002)。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中科院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課題的資助。

森林土壤磷形態(tài)分級、轉化及調控研究獲進展

基于全球自然林土壤P組分數據庫的土壤磷轉化結構模型

分享到:
編輯:guoai
更多評論網友評論 (已有0位網友發(fā)表了看法)
  • ·凡本網注明“www.m.abeilidr.cn”或“本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風景園林網,
  • ·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或"來源:www.m.abeilidr.cn/"
  •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最新評論:
企業(yè)服務

熱點排行

    熱門博文

    論壇熱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m.abeilid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