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讓運河文化“金名片”亮起來

2019-12-06 09:15:05    作者:朱松梅     來源:北京日報     瀏覽次數:

  縱貫千年,橫跨七區(qū)的大運河北京段,將全面實施遺產保護、環(huán)境整治、水系治理、文化挖掘、旅游提升和跨區(qū)域合作工程。

  12月5日下午,北京市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正式發(fā)布《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guī)劃》和五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2年)。

  目標:擦亮國家文化符號

  老話兒說,北京城是漂來的。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曾源源不斷把磚石、木料、漕糧等送往京城,也促進了文化、人員的流動。

  “經過此前多年的保護,北京大運河文化帶已具備良好基礎。同時也存在形象展示不充分、品牌效應待挖掘等急需解決的問題。”市發(fā)改委副巡視員王穎捷說,2017年,本市26個部門、7個區(qū)組成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組,共同推進實施重點任務。

  《規(guī)劃》從2025年、2035年和2050年三個階段,對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中長期目標進行了安排,涉及文物、生態(tài)、旅游、景觀、協同等多個方面。展望2050年,大運河文化帶將成為服務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zhàn)略、全國文化中心、世界文化名城的示范工程,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民心工程,成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千年運河”中華文明金名片的標志工程。

  以《規(guī)劃》為依據,本市還同時出臺了五年行動計劃,對《規(guī)劃》任務進行了細化、量化、具體化和項目化。

  文物:騰退什剎海周邊文物建筑

  大運河北京段全長82公里,星星點點散落兩岸的文物和遺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保護的重中之重。

  “本市將完善文化遺產的保護體系,提高保護等級,推動保護管理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市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古河道方面,將加強對玉河、玉帶河、明清通惠河、北運河故道等歷史水系以及土壩、里二泗等碼頭的勘探發(fā)掘,恢復部分歷史水系的重要點段,創(chuàng)造條件展示古河道風貌和古碼頭遺跡。在遺址方面,將完成澄清下閘的遺址保護工作,建設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整體保護利用高梁橋等水利工程遺產、頤和園等古典園林和“三廟一塔”等古建筑。

  此前,部分文物曾被占作他用,今后也將分批騰退,展現古都風韻。本市將推進什剎海周邊文物建筑群的騰退修繕,以及白浮泉、萬壽寺、延慶寺等重點文物周邊的疏解搬遷及環(huán)境整治,恢復其完整性和原有歷史景觀格局,增加運河文化展示空間。

  為了讓更多市民領略運河文化的魅力,本市將打造七大運河文化展示區(qū),分別位于白浮泉、頤和園、萬壽寺、什剎海-玉河、通惠河沿線、通州古城、城市副中心。在該地區(qū),通過整體保護恢復遺址遺跡,促進被占用、閑置的遺產向公眾開放。

  生態(tài):貫通北運河等6條綠道

  大運河不但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也將給北京市民帶來生態(tài)福祉。

  遍布城市的水網變得愈加清澈。北京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大運河北京段水系已實施了上下游、干支流的協同治理,對白浮泉、長河、什剎海、玉河、通惠河、潮白河、北運河等開展了環(huán)境整治。今后,本市還將全面提升大運河水系水質,實現沿線污水全處理。

  河堤之外,綠廊在不斷延伸,萬千市民可在濱河林蔭里遛彎兒、跑步。《規(guī)劃》要求,本市將重點推進京密引水渠、南長河、玉河、通惠河、潮白河、北運河綠道建設升級,增強綠道的平行連續(xù)性、垂直可及性,形成貫通、便捷的大運河綠道系統。

  五個大尺度的生態(tài)景觀區(qū),將漸次出現在大運河周邊。“生態(tài)景觀區(qū)是運河水系、城市森林與文化遺產相結合的大型綠色開放空間。”市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生態(tài)景觀區(qū)主要位于白浮甕山河、南長河公園、大通公園-慶豐公園、潮白河森林公園、大運河森林公園。

  旅游:打造京東首個5A級景區(qū)

  “目前,全市共有7個5A級景區(qū),全部分布在中軸線及北京西部。”市文旅局副局長王粵介紹,大運河將創(chuàng)建京城東部的首個5A級景區(qū)。屆時,將有助于均衡全市重大旅游資源的布局,分流城市核心區(qū)旅游壓力。

  在創(chuàng)建通州大運河國家5A級景區(qū)時,將整合“三廟一塔”、西海子公園、大運河森林公園等文旅資源,完善服務設施,拓展體驗性、互動性的特色文化內容,打造集休閑、度假、體驗、購物于一體的景區(qū)。

  游船通航,不但可讓游客飽覽美景,也能串起沿岸的文化“珍珠”,充分展示大運河的文化生態(tài)價值。

  今年10月,北運河城市副中心段游船通航,推出了三條游船旅游線路和一條夜游線路。下一步,本市將繼續(xù)開展河道整治、景觀改造、船閘碼頭建設和橋梁過河設施改建等,實現北運河全線游船通航和潮白河、通惠河部分河段通航。

  此外,本市還將依托大運河,與沿線省市加強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歷史文化資源。

編輯:崔京榮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jié),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濱水商業(yè)消費新地標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濱水商業(yè)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qū)位于昌平區(qū)南邵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guī)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qū)控規(guī)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qū)、山水宜居典范城區(qū)、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qū)和智慧產研創(chuàng)新園區(qū)【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qū)(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