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化博物館:講述本鄉(xiāng)本土故事 展示江南文脈傳承
圖為“世間樂土——吳縣文物數字展”觀展現場。資料圖片
中小型博物館的展覽更要精于小切口的視角和微觀層面的呈現,與其復制大型博物館的經驗做法,不如在有特色的基礎上做到高水平
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全國登記備案博物館數量達到5788家,這其中大多數是中小型、區(qū)域性博物館。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做到守正創(chuàng)新,保持活力、釋放能量,是整個博物館行業(yè)可持續(xù)繁榮的保障。
作為典型的中小型、區(qū)域性博物館,吳文化博物館位于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蘇州段遺產點寶帶橋畔。2020年建館以來,博物館一直致力于給觀眾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吳地”“江南”是吳文化博物館的特色。館藏文物承繼自“吳縣文管會”的收藏,蘇州范圍內的許多重要考古成果集中于此。展示蘇州城市歷史,傳承江南文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研究、梳理、展示好吳文化,才能服務好觀眾群體。
展覽既是博物館重要的文化服務,也是博物館的一種學術活動。中小型博物館的展覽更要精于小切口的視角和微觀層面的呈現,與其復制大型博物館的經驗做法,不如在有特色的基礎上做到高水平。
吳縣自秦朝設縣,近年撤縣建市、撤市建區(qū)。如何溯源其歷史、展現其變遷、鉤沉其人物、保護其遺產,是吳文化博物館講好本鄉(xiāng)本土故事的關鍵。依此邏輯,吳文化博物館在2021年秋季推出“世間樂土——吳縣文物數字展”,以數字資源和文物、實物模型、互動裝置、圖文等各類內容相結合,展示江南文脈傳承。
展覽主要聚焦吳縣范圍內的古村、古鎮(zhèn)和古民居,以建筑和人居空間為切入點,剖析典型的江南民居。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凝德堂正廳到吳縣地區(qū)建筑的各類門樓、屋脊、山墻、戶牖,凸顯營造之美與工技之精。從道路、橋梁、埠頭到市集商貿運輸,展現最為典型的江南村落的結構和文化肌理。從菜場、醬園、米行到打更、浣衣、汲水,乃至求學、問藝、游山、祈福,呈現人居環(huán)境的和諧與文脈的傳承。從環(huán)太湖眾多村鎮(zhèn)到吳縣全域的文化遺產,溯源文明演進的動力,觀眾看到的是滿園春色,感受的是滿心歡喜。
建筑空間是人應對環(huán)境挑戰(zhàn)的重要創(chuàng)造,江南精巧、精致、精細的傳統離開人居空間便無從談起。對不可移動的建筑,博物館難以收藏,數字技術則提供了采集、研究和展示的可能性。歷史上的吳縣區(qū)域內,不可移動文物分布范圍廣,包括4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17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幾百處各級文保單位。既有古建筑群,也有細節(jié)豐富的磚、木雕。針對不同對象,其數據采集、處理和呈現方式必然各不相同。對建筑與村鎮(zhèn)的數據記錄,不僅用到建筑測繪、照相等傳統手段,還用到如激光雷達掃描、無人機航拍與建模等新技術,通過計算機測算相關數據重建三維影像。我們采用多旋翼單鏡頭的無人機對17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進行多角度傾斜攝影測量,生成點云數據,制作數據模型。依托高性能的運算設備,利用相關軟件,對采集到的海量照片進行處理,自動拼合村落的點云數據,再生成相應的多邊形模型。采用3D打印、激光雕刻、AR(增強現實)技術、線上互動等方式,實現交互體驗,讓觀眾深入探索這座巨大的不可移動文物資源庫。
數字展覽的好處在于能夠變換觀察的尺度,洞悉被展示對象之間的關系。環(huán)太湖的古村落都是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長達千年以上的發(fā)展歷程,呈現的是人居的根本法則。如“背山面水”之類的選址規(guī)律,本質是人們對環(huán)境的順應。廳堂的尺度是由廳堂里的家具決定的,而宅院的尺度是廳堂所決定的。形成聚落的宅院自然構成社區(qū),社區(qū)必然會衍生出各種社會活動。形態(tài)、性質相近的聚落組織在山水間連綴成片,最終構成環(huán)太湖獨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觀。以蘇州、杭州、嘉興為代表的山水城市,其建筑結構和內在關系一以貫之,我們對其從宏闊視角到微觀視角進行呈現。
以學術為主軸,利用合理的技術手段,敘述生動的故事,服務更廣泛的人群,為“美麗鄉(xiāng)村”和“城市更新”的進程提供更多科學的研判,讓更多人了解歷史、理解文化、記住鄉(xiāng)愁,體悟溫暖與感動,“博物館的力量”也正在于此。
?。ㄗ髡邽閰俏幕┪镳^館長)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jié),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濱水商業(yè)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qū)位于昌平區(qū)南邵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guī)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qū)控規(guī)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qū)、山水宜居典范城區(qū)、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qū)和智慧產研創(chuàng)新園區(qū)【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qū)(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