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開館
國家大運河文化帶重點文化工程——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于5月18日正式開館迎客。
坐落在洛陽市老城區(qū)瀍河入洛河口西北角的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是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標志性工程。該館自開工建設到建成開放歷時近兩年,占地面積約47.7畝,建筑面積約3.3萬平方米,內(nèi)設陳列展覽、公共休閑、研學會議、文物儲藏等多個功能區(qū),是集文物保護、科研展陳、社會教育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綜合性運河主題博物館。
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遠景(來源:澎湃新聞)
2014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中國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項偉大工程,它不僅是一條經(jīng)濟之河,更是一條文化之河,凝結著中華先人適應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中國智慧,是活著的、流動著的文化遺產(chǎn)。
隋唐大運河是中國大運河的歷史起點與重要組成部分,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達余杭(今杭州),全長2700余公里,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歷史上長期是溝通南北交通運輸?shù)拇髣用}和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生命線。洛陽是中國大運河聯(lián)合申遺的城市之一,最早的隋唐大運河在洛陽挖下第一鏟。
在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中,一層、二層為“國運泱泱——隋唐大運河文化展”基本陳列展廳,展出精品文物400余件(套),講述由隋唐大運河帶來的都市繁榮和文化交流,展示隋唐大運河中心洛陽的城市地位及大運河開鑿的背景和技術成就;三層為“一粒米的漕運之旅”互動體驗展廳,整個過程以環(huán)幕影院、互動游戲、語音問答等形式展示沿線城市風貌、河工技術、漕運制度改革、倉儲方式等。
此外,該館臨時展廳開設的“洛陽考古百年成果展”,通過300余件(套)本地出土文物,闡釋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誕生100年來,洛陽考古人在人類起源,中華文明起源、形成和發(fā)展,早期國家誕生,民族融合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洛陽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的建成開放,為大運河文化遺產(chǎn)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保護展示平臺,它將成為河洛大地上一處新的文化地標,為講好大運河的“洛陽故事”、打造全國沉浸式文旅產(chǎn)業(yè)發(fā)展高地發(fā)揮重要作用。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jié),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濱水商業(yè)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qū)位于昌平區(qū)南邵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guī)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qū)控規(guī)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qū)、山水宜居典范城區(qū)、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qū)和智慧產(chǎn)研創(chuàng)新園區(qū)【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jù)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qū)(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