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森林公園如何成為年輕人的“天空之城”?

2024-10-22 08:53:09         來源:北京青年報     瀏覽次數:

  低成本、松弛感、開闊無界……近一段時間,南苑森林濕地公園的觀景平臺在社交媒體上備受年輕用戶追捧,自今年5月亮相以來,這里迅速成為眾多年輕人競相打卡的熱門景點,青年網友們將其譽為自己的“天空之城”。一座無界公園如何成為青年群體中的頂流,如何為花園城市建設增添活力?這背后是規(guī)劃、設計和運營團隊的匠心。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了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以下簡稱“南森”)運營與設計團隊以及豐臺區(qū)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解碼南森成為南城“青春地標”的背后故事。

  觀景臺因地制宜營造獨特體驗

  “360度無遮擋觀賞京城美景,只有站在觀景臺上的時候,才知道有多美!機位很多!”

  “藏不住了!北京這個免費觀景臺徹底火了!”

  社交網絡上,青年人在打卡南森后的有感而發(fā),字里行間全是“松弛感”拉滿的精神狀態(tài)。59米高的公園觀景臺,自2024年5月對外開放以來,迅速在網絡躥紅,秋日傍晚,更是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來此觀賞城市風光。

  南森觀景臺坐落于東土山頂部,站在這里,四周景色盡收眼底,東面樹木蔥蘢中可見南中軸地區(qū)的繁華景象;北面首都商務新區(qū)的高樓大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向西,西山山脈若隱若現,自然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向南,首都南部結構性生態(tài)綠肺的大尺度綠化盡收眼底。

  好的景觀離不開前期的規(guī)劃與設計,如何確定觀景平臺的選址以實現360度觀景,豐臺區(qū)園林綠化局及南森運營團隊下足了功夫。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政林告訴北青報記者,團隊在勘測階段就考慮好要利用東土山這一“制高點”:“東土山頂因其絕對的地理高度,突出于自然,超脫于自然。因此,在這里可以充分接近天地,其空間特質本身就是獨特的體驗,這一點在北京城區(qū)很難得。觀景臺設計在這里是一個放大器,能捕捉并放大場地的特質,同時為人群提供一個能體驗放松的場所。”

  觀景臺的結構設計也有特點,其屋頂階梯式座位為游客打造最佳的觀景視角。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蕾告訴北青報記者,為優(yōu)化觀景體驗,設計團隊特意將坐席集中布局于中央,行徑通道則分置兩側,減少人流穿梭對觀景視野的干擾,同時,在屋頂周邊安裝的玻璃護欄與扶手均選用了高透明度材質,確保觀賞者能夠無障礙地飽覽外界風光。

  夕陽西下,人影錯落,觀景臺上的大臺階成了欣賞京城風光的絕佳座位。大家或坐或立,沉浸于這份寧靜與美好之中。四季更迭,觀景臺上景色隨之變幻,為年輕人持續(xù)提供靈感與視覺盛宴。

  多樣化玩法讓年輕人“有的選”

  十月的周末,北青報記者在南森觀景臺上看到許多前來登高,感受“南囿秋風”的年輕人。劉蕾告訴北青報記者,“公園出圈變網紅有偶然性,但想讓年輕人喜歡確實要下一番功夫。”面向青年群體,南森開辟了大片林下空間作為免費露營區(qū),也有提供品質服務的收費露營區(qū),供不同游客選擇,運營團隊希望通過活動提高參與度和公園的氛圍感,讓游園不局限在綠色景觀的基礎環(huán)境,更具松弛感和活力氣息。

  今年國慶假期期間,“穿越1907”南森漫行嘉年華主題活動啟幕,首次亮相的鐵路小站里舉辦了火車市集、復古換裝等活動。鐵路小站是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以致敬1907年京苑鐵路為設計思路,通過現代設計手法還原鐵路風貌和環(huán)境,打造的一個既有歷史厚重感又具現代活力的空間。游客們不僅可以打卡復古車廂等機位,還可以換上舊服裝,“穿越”至從前,“南森式浪漫”在此刻具象化。

  多樣的“玩法”背后,是運營團隊的“精準供給”。劉蕾表示,之所以能進行這樣的規(guī)劃,首先是開放、無邊界的免費性公園,提供了一個城市與自然無界融合的環(huán)境氛圍;其次是硬件設施能滿足各類人群不同年齡段的選擇,比如面向家庭的親子樂園,面向年輕人的網紅書屋,面向運動人群的運動場,面向老年人的多樣花卉野趣,每位市民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選擇;同時,這些建筑等服務設施還完美融入公園環(huán)境,不生硬、不死板,在服務功能的基礎上兼具網絡傳播屬性。

  無界公園讓人與自然更融合

  對于不愛拘束的年輕人來說,無界公園以其開放自由的空間設計和豐富的互動體驗,成為吸引年輕人探索與社交的新熱點。無界,意指打破公園傳統(tǒng)物理界限,拆除公園的圍欄,讓綠意盎然的空間與城市肌理無縫融合,鼓勵市民自由穿梭其間,體驗自然與城市和諧共生的美好。

  作為新晉公園,被年輕人直呼“充滿松弛感”的“南森”也在構想“無界公園”方面下足了功夫。通過建設多樣化的文體設施,促進城市區(qū)域與公園空間的融合共生。通過植入文化體驗、配套服務、展覽展示、自然科普、活動賽事等多元功能,不斷激發(fā)市場活力。南森追求的“無界”,還讓人與自然更加融合。作為首都南部結構性生態(tài)綠肺,未來,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將成為生物多樣性豐富的超大型藍綠空間、北京中心城區(qū)內最大的候鳥棲息地和觀鳥勝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首都生態(tài)大花園。

編輯:liq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城市公園管理辦法》12月1日起施行

《城市公園管理辦法》12月1日起施行

《辦法》中所指的城市公園,是指城市內具備園林景觀和服務設施,具有改善生態(tài)、美化環(huán)境、休閑游憩、健身娛樂等功能,向公眾開放的場所。包括利用公園綠地建設的公園和其他納入城市公園名錄的公園【詳細】

園冶杯參賽作品| 烏蘭哈達鎮(zhèn)三合村步行街

園冶杯參賽作品| 烏蘭哈達鎮(zhèn)三合村步行街

根據三合村優(yōu)越的人文特色及景觀優(yōu)勢,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生態(tài)旅游度假區(qū)帶動經濟發(fā)展,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又一典范 【詳細】

云南西藏聯合推進創(chuàng)建國家公園

云南西藏聯合推進創(chuàng)建國家公園

根據國家公園創(chuàng)建設立程序,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區(qū)共同組織編制《高黎貢山國家公園創(chuàng)建方案》,于近期報送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高黎貢山國家公園創(chuàng)建工作取得新進展【詳細】

以文旅融合講好黃河故事

以文旅融合講好黃河故事

進一步推進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應堅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