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84-92
代替GB5084-85
(1982年1月4日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批準 1982年10月1日實施)
為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防止土壤、地下水和農(nóng)產(chǎn)品污染,保障人體健康,維護生態(tài)平衡,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特制訂本標準。
1主題內(nèi)容與適用范圍
1、1主題內(nèi)容
本標準規(guī)定了農(nóng)田灌溉水質(zhì)要求、標準的實施和采樣監(jiān)測方法。
1、2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全國以地面水、地下水和處理后的城市污水水質(zhì)相近的工業(yè)廢水作水源的農(nóng)田灌溉用水。
本標準不適用醫(yī)藥、生物制品、化學試劑、農(nóng)藥、石油煉制、焦化和有機化工處理后的廢水進行灌溉。
2引用標準
GB8978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3838 地面水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
CJ18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zhì)標準
GJ25.1 生活雜用水水質(zhì)標準
3標準分類
本標準根據(jù)農(nóng)作物的需求狀況,將灌溉水質(zhì)按灌溉作物分為三類:
3.1一類:水作,如水稻,灌水量800M3/畝.年
3.2二類:旱作,如小麥、玉米、棉花等。灌溉水量300M3/畝.年
3.3三類:蔬菜,如大白菜、韭菜、洋蔥、卷心菜等。蔬菜品種不同,灌水量差異很大,一般為200-500M3/畝.。
4標準值
農(nóng)田灌溉水質(zhì)要求,必須符合表1的規(guī)定。
表1 農(nóng)田灌溉水質(zhì)標準
序號 |
|
水作 |
旱作 |
蔬菜 |
1 |
生化需氧量(BOD5)≤ |
80 |
150 |
80 |
2 |
化學需氧量(CODCr)≤ |
200 |
300 |
150 |
3 |
懸浮物≤ |
150 |
200 |
100 |
4 |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
5.0 |
8.0 |
5.0 |
5 |
凱氏氮≤ |
12 |
30 |
30 |
6 |
總磷(以P計)≤ |
5.0 |
10 |
10 |
7 |
水溫,℃≤ |
35 |
8 |
pH值≤ |
5.5~8.5 |
9 |
全鹽量≤ |
1000(非鹽堿土地區(qū)),2000(鹽堿土地區(qū)),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以適當放寬 |
10 |
氯化物≤ |
250 |
11 |
硫化物≤ |
1.0 |
12 |
總汞≤ |
0.001 |
13 |
總鎘≤ |
0.005 |
14 |
總砷≤ |
0.05 |
0.1 |
0.05 |
15 |
鉻(六價)≤ |
0.1 |
16 |
總鉛≤ |
0.1 |
17 |
總銅≤ |
1.0 |
18 |
總鋅≤ |
2.0 |
19 |
總硒≤ |
0.02 |
20 |
氟化物≤ |
2.0(高氟區(qū)) 3.0(一般地區(qū)) |
21 |
氰化物≤ |
0.5 |
22 |
石油類≤ |
5.0 |
10 |
1.0 |
23 |
揮發(fā)酚≤ |
1.0 |
24 |
苯≤ |
2.5 |
25 |
三氯乙醚≤ |
1.0 |
0.5 |
0.5 |
26 |
丙烯醛≤ |
0.5 |
27 |
硼≤ |
1.0 (對硼敏感作物,如:馬鈴薯、筍瓜、韭菜、洋蔥、柑桔等)
2.0 (對硼耐受性較強的作物,如:小麥、玉米、青椒、小白菜、蔥等)
3.0 (對硼耐受性強的作物,如:水稻、蘿卜、油菜、甘蘭等) |
28 |
糞大腸菌群數(shù),個/L≤ |
10000 |
29 |
蛔蟲卵數(shù),個/L≤ |
2 |
4.1在以下地區(qū),全鹽量水質(zhì)標準可以適當放寬。
4.1.1具有一定的水利灌排工程設施,能保證一定的排水和地下水徑流條件的地區(qū);
4.1.2有一定淡水資源能滿足沖洗土體中鹽分的地區(qū)。
4.2當本標準不能滿足當?shù)丨h(huán)境保護需要時,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補充本標準中未規(guī)定的項目,作為地方補充標準,并報國務院環(huán)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5標準的實施與管理
5.1本標準由各級農(nóng)業(yè)部門負責實施與管理,環(huán)保部門負責監(jiān)督。
5.2嚴格按照本標準所規(guī)定的水質(zhì)及農(nóng)作物灌溉定額進行灌溉。
5.3向農(nóng)田灌溉渠道排放處理后的工業(yè)廢水和城市污水,應保證其下游最近灌溉取水點的水質(zhì)符合本標準。
5.4嚴禁使用污水澆灌生食的蔬菜和瓜果。
6水質(zhì)監(jiān)測
6.1當?shù)剞r(nóng)業(yè)部門負責對污灌區(qū)水質(zhì)、土壤和農(nóng)產(chǎn)品進行定期監(jiān)測和評價。
6.2為了保障農(nóng)業(yè)用水安全,在污水灌溉區(qū)灌溉期間,采樣點應選在灌溉進水口上。化學需氧量(COD)、氧化物、三氯乙醛的標準數(shù)值為一次測定的最高值,其他各項標準數(shù)值均指灌溉期多次測定的平均值。
6.3本標準各項目的檢測分析方法見表2。
表2 農(nóng)田灌溉水質(zhì)標準選配分析方法
序號 |
項目 |
測定方法 |
檢測范圍mg/L |
注釋 |
分析方法來源 |
1 |
生化需氧量(BOD5) |
稀釋與接種法 |
3以上 |
|
GB 7488 |
2 |
化學需氧量(CODCR) |
重鉻酸鹽法 |
10-800 |
|
GB 11914 |
3 |
懸浮物 |
濾膜法 |
5以上 |
視干擾情況具體選用 |
GB 10911 |
4 |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 |
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 |
0.05-2.0 |
本法測得為亞甲基鹽活性物質(zhì)(MBAS),結(jié)果以LAS計 |
GB 7494 |
5 |
凱氏氮 |
濃硫酸-硫酸鉀-硫酸銅消解-蒸餾-納氏比色法 |
0.05-2.0 |
前處理后用納氏比色法,測得為氨氮和有機氮之和 |
納氏比色法采用GB 7479 |
6 |
總磷(以P計) |
鉬藍比色法 |
0.025-0.6 |
結(jié)果為未過濾水樣經(jīng)消化處理后,測得為溶解的和懸浮的總和 |
|
7 |
水溫 |
|
|
|
|
8 |
pH值 |
玻璃電極法 |
|
|
GB 6920 |
9 |
全鹽量 |
重量法 |
|
|
|
10 |
氯化物 |
硝酸銀容量法 |
10以上 |
結(jié)果以CL-計 |
GB 5750 |
|
|
硝酸汞容量法 |
可測至10以上 |
|
|
11 |
硫化物 |
預處理后用對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 |
0.02-0.8 |
結(jié)果以S2-計 |
|
|
|
預處理后用碘量法 |
≥1 |
|
|
12 |
總汞 |
冷原子吸收光度法 |
檢出下限0.0001 |
包括無機或有機結(jié)合的可溶和懸浮的全部汞 |
GB 7468 |
|
|
高錳酸鉀-過硫酸鉀消解法 |
|
|
|
|
|
高錳酸鉀-過硫酸鉀消解-雙硫腙比色法 |
0.002-0.04 |
|
GB 7469 |
13 |
總鎘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螯合萃取法) |
0.001-0.5 |
經(jīng)酸消解處理后,測得水樣中的總 |
GB 7475 |
|
|
雙硫腙分光光度法 |
0.001-0.05 |
鎘量 |
GB 7471 |
14 |
總砷 |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 |
0.007-0.5 |
測得為單體形態(tài)、無機或有機物中元素砷的總量 |
GB 7485 |
15 |
鉻(六價) |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0.004-1.0 |
|
GB 7467 |
16 |
總鉛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
經(jīng)酸消解處理后, |
GB 7475 |
|
|
直接法 |
0.2-10 |
測得水樣中的總 |
|
|
|
螯合萃取法 |
0.01-0.2 |
鉛量 |
|
|
|
雙硫腙分光光度法 |
0.01-0.30 |
|
GB 7470 |
17 |
總銅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發(fā) |
|
未過濾的樣品經(jīng) |
|
|
|
直接法 |
0.05-5 |
消解后測得的總 |
|
|
|
螯合萃取法 |
0.001-0.05 |
銅量,包括溶解的 |
|
|
|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銅試劑)分光光度法 |
檢出下限0.003
(3cm比色皿)
0.02-0.07
(1cm比色皿) |
和懸浮的 |
GB 7475 |
18 |
總鋅 |
雙硫腙分光光度法 |
0.005-0.05 |
經(jīng)消化處理后測 |
GB 7472 |
|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0.05-1 |
得的水樣中總鋅量 |
GB 7475 |
19 |
總硒 |
二氨基聯(lián)苯胺比色法 |
檢出下限0.01 |
|
GB 5750 |
|
|
熒光分光光度法 |
檢出下限0.001 |
|
|
20 |
氟化物 |
氟試劑比色法 |
0.05-1.8 |
結(jié)果以F-計 |
GB 7482 |
|
|
茜素磺酸鋯目視比色法 |
0.05-2.5 |
|
|
|
|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 |
0.05-50 |
|
GB 7484 |
21 |
氰化物 |
異煙酸-吡啶啉酮比色法 |
0.004-0.25 |
包括全部簡單氰化物和絕大部分 |
GB 7486 |
|
|
吡啶-巴比妥 |
0.002-0.45 |
絡合氰化物,不包括鈷氰鉻合物 |
|
22 |
石油類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0.05-50 |
|
(1)、(2)、(3) |
23 |
揮發(fā)酚 |
蒸餾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氯仿萃取法) |
0.002-6 |
|
GB 7490 |
24 |
苯 |
氣相色譜法 |
0.005-0.1 |
|
GB 11937 |
|
|
二硫化碳萃取氣相色譜法 |
0.05-12 |
|
|
25 |
三氯乙醛 |
氣相色譜法 |
最低檢出值為3×10-5ug |
適用于農(nóng)藥、化工廠污水測定 |
(1)、(2)、(3) |
|
|
嗶唑啉酮光度法 |
0.02-5.6ug/mL |
適用于測定城市混合污水 |
|
26 |
丙烯醛 |
氣相色譜法 |
最小檢出濃度0.1 |
|
GB 11934 |
27 |
硼 |
姜黃素比色法 |
0.02-1.0 |
結(jié)果以B計 |
注中a.,b.,c. |
|
|
甲亞胺-H酸光度法 |
0.03-5.0 |
|
|
28 |
糞大腸菌群 |
多管發(fā)酵法 |
|
適用于各種水樣 |
GB 5750 |
|
|
濾膜法 |
|
|
|
29 |
蛔蟲卵 |
吐溫-80檸檬酸緩沖液離心沉淀集卵法 |
|
|
注中d. |
注: 分析方法來源中, 未列出國標的, 暫時采用下列方法, 待國家標準方法發(fā)布后, 執(zhí)行國家標準。
a. 水和廢水標準檢驗方法(第15版),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1985年; b. 環(huán)境污染標準分析方法手冊,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 1987年; c. 水和廢水監(jiān)測分析方法(第3版),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 1989年; d. 衛(wèi)生防疫檢驗,上?萍汲霭嫔, 1964年。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國家環(huán)保局科技標準司提出。
本標準由農(nóng)業(yè)部環(huán)境保護科研監(jiān)測所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德榮、崔淑貞、徐應明、趙靜、杜道燈等。
本標準由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負責解釋。